理塞

词典解释: lǐ sāi 1.脉理闭塞。 2.谓不行仁义之道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ㄌㄧˇ ㄙㄜˋ  拼音 lǐ sè1. 脈理閉結。▶ 《呂氏春秋.孟春紀.重己》:「衣不燀熱,燀熱則,則氣不達。」2. 義理不行。▶ 《淮南子.氾論》:「國之所以存者,道德也。家之所以亡者,也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5644页 第4卷 576

词典名字:

理塞

词典发音:

lǐ sāi

国语辞典
1.脉理闭塞。 2.谓不行仁义之道。
基本解释

理塞[ lǐ sè ]

⒈  脉理闭结。

《吕氏春秋·孟春纪·重己》:「衣不燀热,燀热则理塞,理塞则气不达。」

⒉  义理不行。

《淮南子·泛论》:「国之所以存者,道德也。家之所以亡者,理塞也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脉理闭塞。

吕氏春秋·重己》:“﹝先王﹞衣不燀热,燀热则理塞,理塞则气不达。”
高诱 注:“理塞,脉理闭结也。”

⒉  谓不行仁义之道。

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国之所以存者,道德也;家之所以亡者,理塞也。”
高诱 注:“理,道也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