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趣

词典解释

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之一。指理融于趣,趣合乎理。“理”意为道理、规律、法则、伦理;“趣”意为情趣、兴趣、趣味。在美学和艺术理论中,有的偏重于将美与“理”相联系,认为文者,“蚲矶选保挥械囊晃肚康鳌趣”;“诗有别趣,非关理也”。“理趣”说则主张两者的融合,在强调“理”的意蕴的重要性的同时,指出应把文艺中的“理”与审美情趣的传达结合起来?u>北宋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·叙论》批评“今之画者”“不达画之理趣也”。清王夫之《古诗评选》卷五提倡诗应“亦理亦情亦趣”。王闿运《湘绮楼论唐诗》:“右丞《黄花川》《石门》等作,亦能得山水理趣。”

词典名字:

理趣

词典发音:

lǐ qù

国语辞典
1.义理情趣。 2.指思理情致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义理情趣。

《晋书·列女传·刘聪妻刘氏》:“每与诸兄论经义,理趣超远,诸兄深以叹伏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一百回:“主公文辞高古,理趣渊微。”

⒉  指思理情致。

王闿运 《湘绮楼论唐诗》:“右丞 诸作吐属高华,实宜臺阁;唯《哭殷瑶诗》为特沉痛;《黄花川》、《石门》等作,亦能得山水理趣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理趣

  • 理趣,汉语词汇。
  • 拼音:lǐ qù
  • 释义:1、义理情趣。2、指思理情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