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瓦

词典解释: liú li wǎ 内层用较好的黏土,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。形状和普通瓦相似而略长,外部多呈绿色或金黄色,鲜艳发光,多用来修盖宫殿或庙宇等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ㄌㄧㄡˊ ㄌㄧˊ ㄨㄚˇ  拼音 liú lí wǎ表面用扁青石為藥料燒製成的瓦,光亮鮮豔。多用來修蓋宮殿、廟宇等。▶ 《儒林外史.第一四回》:「出來過了雷峰,遠遠望見高高下下,許多房子,蓋著,曲曲折折,無數的朱紅欄杆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5650页 第4卷 582扫描版:「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833页

词典名字:

琉璃瓦

词典发音:

liú lí wǎ

国语辞典

琉璃瓦 liúlíwǎ

[glazed tile] 一种绿色或金黄色发光的瓦,内用粘土、外用琉璃烧制。宫殿或庙宇等建筑物中常见

基本解释

琉璃瓦[ liú lí wǎ ]

⒈  表面用扁青石为药料烧制成的瓦,光亮鲜艳。多用来修盖宫殿、庙宇等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四回》:「出来过了雷峰,远远望见高高下下,许多房子,盖著琉璃瓦,曲曲折折,无数的朱红栏杆。」

英语glazed roof tile

德语glasierter Dachziegel (Arch)​

法语tuile vernissée

引证解释

⒈  内层用较好的黏土,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。形状和普通瓦相似而略长,外部多呈绿色或金黄色,鲜艳发光,多用来修盖宫殿等。

后蜀 欧阳炯 《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》:“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,水晶宫殿琉璃瓦。”
宋应星天工开物·瓦》:“其制为琉璃瓦者,或为板片,或为宛峝,以圆竹与斫木为模,逐片成造,其土必取於 太平府 造成,先装入琉璃窰内,每柴五千斤烧瓦百片。取出,成色以无名异、棕櫚毛等煎汁涂染成緑黛;赭石、松香、蒲草等染成黄。再入别窰,减杀薪火,逼成琉璃宝色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四七:“阳光已把 护国寺 大殿上的残破的琉璃瓦照亮,一闪一闪的发着光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琉璃瓦 (中国传统建筑材料)

  • 琉璃瓦是采用优质矿石原料,经过筛选粉碎,高压成型,高温烧制而成。具有强度高、平整度好,吸水率低、抗折、抗冻、耐酸、耐碱、永不褪色、等显著优点。广泛适用于厂房,住宅、宾馆、别墅等工业和民用建筑,并以其造型多样,釉色质朴、多彩,环保、耐用,深得建筑大师们的推崇。西式琉璃瓦相对于传统琉璃瓦来说,既有以下特点:
  • 防水性:由于西式琉璃瓦表面涂有光亮的釉层,使之不渗水,不积水。
  • 强度高:西式琉璃瓦是在高温下烧制的,达到国家标准,能承受超过人体的体重,并能长时间经得起风吹日晒。
  • 对各种气候的适应性:由于西式琉璃瓦独特的低吸水率的特性,使之不仅可以在南部地区使用,同时也适用于我国北方寒冷的气候,并且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下保持颜色不变。
  • 适应宁静:由于西式琉璃瓦独特的工艺设计,使之具有良好的适应与降低噪音的性质,并且不长苔藓,无需人工护理。
  • 丰富的异性配件:为了使屋顶结构完整美观,西式琉璃瓦带有14种不用的主瓦配件,使建筑更具艺术气息。
  • 颜色选择:西式琉璃瓦的釉面颜色,经过精心配制,可做出各种颜色。并且色泽鲜明,分有光,亚光,无光三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