瓠犀

词典解释: hù xī 1.瓠瓜的子。《诗.卫风.硕人》:"齿如。"朱熹集传:",瓠中之子,方正洁白,而比次整齐也。"后因以喻美女的牙齿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ㄏㄨˋ ㄒㄧ  拼音 hù xī瓠中之子。因其排列整齊,色澤潔白,故用以比喻美人整齊的牙齒。▶ 《詩經.衛風.碩人》:「手如柔荑,膚如凝脂,領如蝤蠐,齒如。」▶ 唐.權德輿〈雜興〉詩五首之四:「新妝對鏡知無比,微笑時時出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1438页 第8卷 282

词典名字:

瓠犀

词典发音:

hù xī

国语辞典
瓠瓜的子。《诗.卫风.硕人》:"齿如瓠犀。"朱熹集传:"瓠犀,瓠中之子,方正洁白,而比次整齐也。"后因以喻美女的牙齿。
基本解释

瓠犀[ hù xī ]

⒈  瓠中之子。因其排列整齐,色泽洁白,故用以比喻美人整齐的牙齿。

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: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。」
唐·权德舆〈杂兴〉诗五首之四:「新妆对镜知无比,微笑时时出瓠犀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瓠瓜的子。

《诗·卫风·硕人》:“齿如瓠犀。”
朱熹 集传:“瓠犀,瓠中之子,方正洁白,而比次整齐也。”
后因以喻美女的牙齿。 唐 权德舆 《杂诗》之三:“一顾横波,千金呈瓠犀。”
元 萨都剌 《题杨妃病齿》诗:“一点春酸入瓠犀,雪色鮫綃湿香唾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嫦娥》:“樱唇半启,瓠犀微露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瓠犀

  • 瓠犀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hù xī,指瓠瓜的子,因排列整齐,色泽洁白,所以常用来比喻美人的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