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客

词典解释: tián kè 1.雇农;佃户。 2.鼓子花的别名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ㄊㄧㄢˊ ㄎㄜˋ  拼音 tián kè佃農、佃戶。▶ 《晉書.卷九三.外戚傳.王恂傳》:「又太原諸部亦以匈奴胡人為,多者數千。」▶ 《宋史.卷三一二.王珪傳》:「吾屬皆有,欲給以兵,使相保聚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0877页 第7卷 1275

词典名字:

田客

词典发音:

tián kè

国语辞典

田客 tiánkè

[tenant farmers] 租种别人田地的人;佃户

基本解释

田客[ tián kè ]

⒈  佃农、佃户。

《晋书·卷九三·外戚传·王恂传》:「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,多者数千。」
《宋史·卷三一二·王珪传》:「吾属皆有田客,欲给以兵,使相保聚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雇农;佃户。

《晋书·外戚传·王恂》:“又 太原 诸部亦以 匈奴 胡 人为田客,多者数千。”
《宋史·王罕传》:“吾属皆有田客,欲给以兵,使相保聚。”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:“雇农--贫民受雇耕主人的田地,称为雇耕或田客。”

⒉  鼓子花的别名。

宋 姚宽 《西溪丛语》卷上:“昔 张敏叔 有十客图,忘其名,予长兄 伯声,尝得三十客,牡丹为贵客,梅为清客……皷子花为田客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田客

  • 田客,读音是tián kè ,是一个汉语词汇,解释为租种别人田地的人;佃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