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旨

词典解释

中国画论著。明董其昌著。一卷。原载《容台别集》卷四(部分条目,亦载旧题莫是龙所撰的《画说》。中多题跋自画和古画之语,对画法、品评、鉴赏等,有所论说。文中评述“文人画”,强调“士气”,分山水画为“南北两宗”。并提出“不行万里路,不读万卷书,欲作画祖,其可得乎?”的见解。另有《画眼》《画禅室随笔》,增论书、论诗文等。

词典名字:

画旨

词典发音:

huà zhǐ

国语辞典
1.在圣旨上书字判行。 2.绘画的旨意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在圣旨上书字判行。

《宋史·职官志一》:“﹝中书省﹞皆承制画旨,以授门下省,令宣之,侍郎奉之,舍人行之。”
《宋史·职官志二》:“﹝枢密院﹞面得旨者为録白,批奏得画者为画旨,并留为底。”

⒉  绘画的旨意。

苏辙 《王维吴道子画》诗:“我非画中师,偶亦识画旨。”
四库全书总目·艺术一·图画见闻志》:“其论製作之理,亦能得画旨,故 马端临 以为看画之纲领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画旨

  • 《画旨》是一部山水画论著,全书共有一卷。中国画论经秦汉到西晋的萌芽,于东晋、南北朝蔚然独立,历唐、宋、元的繁荣,至明清二代,重在传承总结,集其大成。董其昌《画旨》力倡南北宗论,崇南抑北,观点鲜明,导引了其后三百年中国画的风格走向。论体系完备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