畦户

词典解释

唐宋时盐户的一种。河东地区(在今山西省)盐池在唐以前盐均自生。开元六年(公元718年)姜师度为河中尹,因安邑盐池渐涸,疏决水道,置为盐屯,立畦制盐,盐丁称畦夫。宋以本州及旁州民户充畦户,每年由官给钱四万作本,畦户每年出两丁服役,称畦夫。元明废除垦畦种盐办法,在池盐自行生结后捞取,称捞盐户。

词典名字:

畦户

词典发音:

qí hù

国语辞典
1.宋代奉命垦畦制盐的民户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宋 代奉命垦畦制盐的民户。

《宋史·食货志下三》:“天圣 以来,两池畦户总三百八十,以本州及旁州之民为之,户岁出夫二人,人给米日二升,岁给户钱四万。”
文献通考·征榷三》:“﹝ 解州 解县,安邑 ﹞两池岁役畦户,以 解、河中、陕、虢、庆成 民为之,官司旁沿侵剥为苦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畦户

  • 畦盐
  • 盐池中提取的盐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“ 猗顿 用盬盐起” 唐 张守节 正义:“ 河东 盐池是畦盐。作‘畦’,若种韭一畦。天雨下,池中咸淡得均,即畎池中水上畔中,深一尺许坑,日暴之五六日则成,盐若白矾石,大小如双陆及棊,则呼为畦盐。”元 吴莱 《方景贤回闻吴中水涝甚戏效方子清侬言》诗:“屋扉蚌蛤上,畦畎鱼龙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