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头

词典解释: shū tóu 1.旧时向鬼神祈福的祝文。 2.为敬神佛而向人募捐的册子。亦指说明募捐原由的短文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ㄕㄨˋ ㄊㄡˊ  拼音 shù tóu1. 和尚、道士在誦經前向神前焚化的禱詞。▶ 《醒世恆言.卷三.賣油郎獨占花魁》:「次日,取出中天竺、下天竺兩個疏頭換過。」或作「疏辭」。2. 僧道化緣的記錄薄。▶ 元.馬致遠《岳陽樓.第四折》:「甚麼天書?敢是化緣的疏頭?」▶ 《紅樓夢.第三九回》:「我明兒做一個疏頭,替你化些佈施。」3. 說明緣由的文字。▶ 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二四》:「縣令批准建造,又自取庫中公費銀十兩,開了疏頭,用了印信,就中給與老成耆民收貯了訖。」(二)((一)之又音)ㄙㄨˋ sù(10079)

词典名字:

疏头

词典发音:

shū tóu

国语辞典
1.旧时向鬼神祈福的祝文。 2.为敬神佛而向人募捐的册子。亦指说明募捐原由的短文。
基本解释

疏头[ shù tóu ]

⒈  和尚、道士在诵经前向神前焚化的祷词。也作「疏辞」。

《醒世恒言·卷三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「次日,取出中天竺、下天竺两个疏头换过。」

⒉  僧道化缘的记录薄。

元·马致远《岳阳楼·第四折》:「甚么天书?敢是化缘的疏头?」
《红楼梦·第三九回》:「我明儿做一个疏头,替你化些布施。」

⒊  说明缘由的文字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四》:「县令批准建造,又自取库中公费银十两,开了疏头,用了印信,就中给与老成耆民收贮了讫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时向鬼神祈福的祝文。

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:“通罢疏头,便化了纸,请众僧自去吃斋,着徒弟陪侍。”
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次日,取出 中天竺、下天竺 两个疏头换过。”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一回:“我适才到了城隍庙叫 崔道官 写了疏头,送到衙内看过,要打七昼夜‘保安祈命醮’哩。”

⒉  为敬神佛而向人募捐的册子。亦指说明募捐原由的短文。

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寺中遗像》:“今日寺中建设大会,怕有官员贵客来此游玩,不免将着疏头就抄化几文香钱,添助支费。”
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故此一来走谢,二来就要商量敛资造庙,难得秀才官人在此,也是一会之人,替我们起个疏头,説个缘起,明日大家禀了县里,一同起事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九回:“我明日做一个疏头,替你化些布施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疏头

  • shū tóu
  • 1.旧时向鬼神祈福的祝文。
  • 2.为敬神佛而向人募捐的册子。亦指说明募捐原由的短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