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条

词典解释: shū tiáo1.亦作""。 2.粗壮的枝条。

词典名字:

疏条

词典发音:

shū tiáo

国语辞典
1.亦作"疏条"。 2.粗壮的枝条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疎条”。粗壮的枝条。

北周 庾信竹枝赋》:“惟我生民,虽復疎条劲柘,促节贞筠,杖端刻鸟,角首图麟,岂能相予此疾,将予此身?”

⒉  亦作“疎条”。谓逐条陈述。 《南史·后妃传下·陈后主张贵妃》:“时 后主 怠於政事,百司啟奏,并因宦者 蔡临儿、李善度 进请, 后主 倚隐囊,置 张贵妃 於膝上共决之。

李 蔡 所不能记者, 贵妃 并为疏条,无所遗脱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疏条

  • shū tiáo ㄕㄨ ㄊㄧㄠˊ
  • 疏条(疏条)
  • 亦作“疎条”。 粗壮的枝条。 北周 庾信 《竹枝赋》:“惟我生民,虽复疎条劲柘,促节贞筠,杖端刻鸟,角首图麟,岂能相予此疾,将予此身?”
  • 亦作“疎条”。 谓逐条陈述。《南史·后妃传下·陈后主张贵妃》:“时 后主 怠於政事,百司启奏,并因宦者 蔡临儿 、 李善度 进请, 后主 倚隐囊,置 张贵妃 於膝上共决之。 李 蔡 所不能记者, 贵妃 并为疏条,无所遗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