疠风

词典解释

中医学病名。又称“大麻风”。因感受风毒、疠气而成的一种疾病。始见皮肉顽麻、身面发红斑疙瘩,继则肿溃无脓,逐渐蔓延全身而出现四肢挛搐、头面肿大、眉落、目损、鼻塌、唇反等症。为病邪浸淫骨髓,流注经络关节,经久乃发。治宜驱风解毒、发表攻里、养营益气、补正逐邪等法。本病与*麻风相似。

词典名字:

疠风

词典发音:

lì fēng

国语辞典
1.麻风病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麻风病。

《素问·风论》:“风寒客於脉而不去,名曰癘风。”
张景岳 注:“风寒客於血脉久留不去则荣气化热,故皮肤胕溃。气血不清,败坏为癘。”
姚止庵 注:“风病惟此为癘,故名癘风。”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·大麻风》“麻风总属毒癘成”注:“此証古名癘风,癘风者有毒之风也……今人呼为大麻风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疠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