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癖

词典解释

中医病症名。 指水饮久停化痰,流移胁肋之间,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。

词典名字:

痰癖

词典发音:

tán pǐ

国语辞典
1.中医病症名。指水饮久停化痰﹐流移胁肋之间﹐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中医病症名。指水饮久停化痰,流移胁肋之间,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。

葛洪 《抱朴子·极言》:“凡食过则积聚,饮过则成痰癖。”
李时珍本草纲目·木二·巴豆》:“巴豆,破癥瘕结聚积留饮痰癖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痰癖

  • 痰癖,病名。即痰邪癖聚于胸胁之间所致病证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侯》:“痰癖者,由饮水未散,在于胸府之间,因遇寒热之气相搏,沉滞而成痰也。痰又停聚,流移于胁肋之间,有时而痛,即谓之痰癖。”与此病相类者,另有饮癖,均属痼疾。参见饮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