痴龙

词典解释

传说 洛 中有大穴,有人误坠穴中,见有大羊,取髯下珠而食之。 出而问 张华 。 华 谓:“羊为痴龙。其初一珠食之,与天地等寿;次者延年,后者充饥而已。”见《法苑珠林》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幽明录》。后用为典故。 五代 韩定辞 《答马彧》诗:“ 崇霞臺 上神仙客,学辨痴龙艺最多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》:“天公不解防痴龙,玉函寳方出龙宫。”

词典名字:

痴龙

词典发音:

chī lóng

国语辞典
传说洛中有大穴﹐有人误坠穴中﹐见有大羊﹐取髯下珠而食之。出而问张华。华谓:"羊为痴龙。其初一珠食之﹐与天地等寿;次者延年﹐后者充饥而已。"见《法苑珠林》卷四一引南朝宋刘义庆《幽明录》。后用为典故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传说 洛 中有大穴,有人误坠穴中,见有大羊,取髯下珠而食之。出而问 张华。

华 谓:“羊为痴龙。其初一珠食之,与天地等寿;次者延年后者充饥而已。”
见《法苑珠林》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幽明录》。后用为典故五代 韩定辞 《答马彧》诗:“崇霞臺 上神仙客,学辨痴龙艺最多。”
宋 苏轼 《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》:“天公不解防痴龙,玉函寳方出龙宫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痴龙

  • 痴龙,读音chī lóng,汉语词语,典故,出自《幽明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