瘊子

词典解释: hóu zi 1.皮肤上长的小瘤子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ㄏㄡˊ ˙ㄗ  拼音 hóu zi皮膚上所生的小贅肉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1497页 第8卷 341扫描版:「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541页

词典名字:

瘊子

词典发音:

hóu zi

国语辞典

瘊子 hóuzi

[wart;verruca] 寻常疣的通称。皮肤上长的不痛不痒的小疙瘩

基本解释

瘊子[ hóu zi ]

⒈  皮肤上所生的小赘肉

英语wart

引证解释

⒈  皮肤上长的小瘤子
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器用》:“﹝锻甲﹞末留箸头许不锻,隐然如瘊子……今人多於甲札之背隐起,伪为瘊子,虽置瘊子,但原非精钢;或以火锻为之,皆无补於用,徒为外饰而已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