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科记

词典解释: dēng kē jì 1.科举时代及第士人的名录。唐代有""﹐宋以后名"登科録"﹐亦称"题名録"。详载乡﹑会试中式人数﹑姓名﹑籍贯﹑年岁以及考官以下官职姓名﹐并三场试题目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ㄉㄥ ㄎㄜ ㄐㄧˋ  拼音 dēng kē jì科舉考試後發表的錄取名冊。▶ 明.劉兌《金童玉女嬌紅記》:「昨日在街上見賣登科記,有俺那申家兩個姪兒,都及第了。」亦作「登科錄」。

词典名字:

登科记

词典发音:

dēng kē jì

国语辞典
科举时代及第士人的名录。唐代有"登科记"﹐宋以后名"登科録"﹐亦称"题名録"。详载乡﹑会试中式人数﹑姓名﹑籍贯﹑年岁以及考官以下官职姓名﹐并三场试题目。
基本解释

登科记[ dēng kē jì ]

⒈  科举考试后发表的录取名册。明·刘兑也作「登科录」。

金童玉女娇红记》:「昨日在街上见卖登科记,有俺那申家两个姪儿,都及第了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科举时代及第士人的名录。 唐 代有“登科记”, 宋 以后名“登科録”,亦称“题名録”。详载乡、会试中式人数、姓名、籍贯、年岁以及考官以下官职姓名,并三场试题目。参阅 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旗旐采章·登科记》。

张籍 《赠贾岛》诗:“姓名未上登科记,身屈惟应内史知。”
郑光祖 《倩女离魂》第三折:“双亲行先报喜,都为这一纸登科记。”
醒世恒言·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未几揭晓, 潘朗 閲登科记,状元果是梦中所迎匾上姓名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登科记

  • 登科记,读音是dēng kē jì,汉语词语,指的是科举时代及第士人的名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