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泽

词典解释: bái zé 1.亦作"白?"。传说中的神兽名。 2.用作章服的图案。 3.药草甘遂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六.甘遂》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ㄅㄞˊ ㄗㄜˊ  拼音 bái zé神話傳說中的神獸。▶ 《抱朴子.內篇.極言》:「昔黃帝生而能言……窮神奸則記白澤之辭。」▶ 宋.張君房《雲笈七籤.卷一○○.軒轅本紀》:「帝巡狩,東至海,登桓山,於海濱得白澤神獸,能言,達於萬物之情,因問天下鬼神之事,自古精氣為物,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,白澤言之,帝令以圖寫之,以示天下。」

词典名字:

白泽

词典发音:

bái zé

国语辞典
1.亦作"白?"。传说中的神兽名。 2.用作章服的图案。 3.药草甘遂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六.甘遂》。
基本解释

白泽[ bái zé ]

⒈  神话传说中的神兽。

《抱朴子·内篇·极言》:「昔黄帝生而能言……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。」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·卷一〇〇·轩辕本纪》:「帝巡狩,东至海,登桓山,于海滨得白泽神兽,能言,达于万物之情,因问天下鬼神之事,自古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,白泽言之,帝令以图写之,以示天下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传说中的神兽名。

云笈七籤》卷一百:“黄帝 得白泽神兽,能言,达于万物之情。”
古今小说·张古老种瓜娶文女》:“浑似狻猊生世上,恰如白泽下人间。”
清 龚炜 《巢林笔谈·和咏文殊雪像》:“曾在寒山证法音,偶骑白泽下珠林。”

⒉  用作章服的图案。

《新唐书·仪卫志上》:“又有清游队、朱雀队、玄武队。清游队建白泽旗二。”
《明史·舆服志三》:“﹝ 洪武 ﹞二十四年定公、侯、駙马、伯服,绣麒麟、白泽。”

⒊  药草甘遂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六·甘遂》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白泽 (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)

  •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,祥瑞之象征,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。白泽亦能说人话,通万物之情,晓天下万物状貌。《白泽图》曰:羊有一角当顶上,龙也,杀之震死。《三才图会》中白泽是狮子身姿,头有两角,山羊胡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