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皮

词典解释

1.白色的皮。 唐 杜甫 《海棕行》:“龙鳞犀甲相错落,苍稜白皮十抱文。”《新华月报》1979年第6期:“我提着水桶,在发烫的料浆石路上跑着,喘着,口干得起了白皮。”

2.鸦片烟土的一种。 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漏卮本末》:“东、南两 印度 皆产烟土,出自 孟买 者,曰白皮,今所称小土也。”

词典名字:

白皮

词典发音:

bái pí

国语辞典
1.白色的皮。 2.鸦片烟土的一种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白色的皮。

杜甫 《海棕行》:“龙鳞犀甲错落,苍稜白皮十抱文。”
《新华月报》1979年第6期:“我提着水桶,在发烫的料浆石路上跑着,喘着,口干得起了白皮。”

⒉  鸦片烟土的一种。

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漏卮本末》:“东、南两 印度 皆产烟土,出自 孟买 者,曰白皮,今所称小土也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白皮 (中药名)

  • 白皮,中药材名。本品为卫矛科植物腾冲卫矛的树皮。全年可采。功能主治为:止血。治刀伤,水磨浓汁搽,或研细末撒患处。
  • 白皮 (汉语词汇)

  • 《白皮》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白色的皮,出自唐·杜甫《海棕行》。
  • 白皮:方言话,特指不要脸的赖皮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