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翎

词典解释: bái líng 1.白色的羽毛。 2.特指箭羽。 3.借指飞雪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1350页 第8卷 194

词典名字:

白翎

词典发音:

bái líng

国语辞典
1.白色的羽毛。 2.特指箭羽。 3.借指飞雪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白色的羽毛。

白居易吴兴灵鹤赞》:“有鸟有鸟,从西北来。丹脑火缀,白翎雪开。”

⒉  特指箭羽。

李贺 《长平箭头歌》:“白翎金簳雨中尽,直餘三脊残狼牙。”
王琦 汇解:“白翎,箭羽。”
昭槤 《啸亭杂录》引 清 吴嵩梁 《先礼烈王骹箭》诗:“白翎金干不可得,此物摩挲手泽。”

⒊  借指飞雪。

清 吴锡祺 《珍珠帘·滦河大雪》词:“帐里琵琶旧曲,滚不断,白翎天半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白翎 (海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)

  • 白翎,男,1968年生,辽宁海城人。自幼喜欢文学和艺术,尤其是喜欢书法,几十年笔耕不辍,特别是以临摹王羲之的小草为主,在手法上立足于传统,又不拘泥于传统,其作品大气唯美、给人耳目一新,荡气回肠之感,深受业内人士的推崇和人们的厚爱
  • 白翎 (词语释义)

  • 白翎,是汉语词汇,出自《吴兴灵鹤赞》,解释为箭的羽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