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虎汤

词典解释

方剂名。见《伤寒论》。由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组成。功能清气热、泻胃火。适用于高热、烦渴引饮、大汗出、脉洪大,以及胃火引起的头痛、牙痛、牙龈出血等。

词典名字:

白虎汤

词典发音:

bái hǔ tāng

国语辞典
用石膏煎服的汤剂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用石膏煎服的汤剂。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二:“君所患者阳明经疟也。

吕 医误为太阳经,以升麻、羌活二味升提之,将君妄血逆流而上,惟白虎汤可治。然亦危矣!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白虎汤

  • 白虎汤,中医方剂名。为清热剂,具有清气分热,清热生津之功效。主治气分热盛证,壮热面赤,烦渴引饮,汗出恶热,脉洪大有力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,如大叶性肺炎、流行性乙型脑炎、流行性出血热、牙龈炎、以及小儿夏季热、牙龈炎等属气分热盛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