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霫

词典解释

古族名。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公元6—7世纪,游牧于独洛河(今土拉河)东北一带。习俗与突厥同,服属突厥。唐太宗时,东突厥灭亡,归附唐。贞观二十一年(公元647年)于其地置寘颜州,以其首领为刺史。

词典名字:

白霫

词典发音:

bái xí

国语辞典
1.我国古代少数民族。铁勒十五部之一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我国古代少数民族。 铁勒 十五部之一。

《旧唐书·北狄传·铁勒》:“铁勒,本 匈奴 别种。自 突厥 强盛, 铁勒 诸郡分散,众渐寡弱。至 武德 初,有 薛延陀 …… 白霫 等,散在磧北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白霫

  • 古部落名。铁勒别部。唐时游牧于拔野古东的独洛河(今图拉河)东北一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