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袋

词典解释: pí dài 1.皮制的袋。借喻人畜的躯体。犹言臭皮囊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ㄆㄧˊ ㄉㄞˋ  拼音 pí dài1. 用皮革製成的袋子。多用以盛裝財物。▶ 唐.張鷟《朝野僉載.卷二》:「昔有愚人入京選,被賊盜去。」▶ 《文明小史.第四九回》:「站起來道:『就放在中間屋裡罷。』又打開,拿出一塊洋錢給那差官。」2. 比喻人的軀體。亦稱為「皮囊」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1677页 第8卷 521

词典名字:

皮袋

词典发音:

pí dài

国语辞典

皮袋 pídài

[sac made by leather] 皮制的口袋。常比作人畜的躯体,也称“皮囊”

基本解释

皮袋[ pí dài ]

⒈  用皮革制成的袋子。多用盛装财物。

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·卷二》:「昔有愚人入京选,皮袋被贼盗去。」
文明小史·第四九回》:「站起来道:『就放在中间屋里罢。』又打开皮袋,拿出一块洋钱给那差官。」

⒉  比喻人的躯体。

英语leather bag, leather pouch (for liquid)​

德语Ledertasche (S)​

引证解释

⒈  皮制的袋。借喻人畜的躯体。犹言臭皮囊

元 宫天挺 《七里滩》第一折:“我比他穿衣服知箇暖凉,酒添的神气能荣旺,饭装的皮袋偏肥胖。”
李贽 《与耿楚倥书》:“世间万事皆假,人身皮袋亦假也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皮袋

  • 皮袋,是汉语词汇,解释为皮制的口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