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古

词典解释: pán gǔ 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。传说他生于天地混沌中,后来天地开辟,天每日增高一丈,地每日加厚一丈,他也每日生长一丈,经过一万八千年,天就极高,地就极厚。他死后,身体各个部分变成了日月、星辰、高山、河流、草木等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ㄆㄢˊ ㄍㄨˇ  拼音 pán gǔ中國神話傳說中開天闢地的人,其後乃有三皇。▶ 《西遊記.第一回》:「自從盤古破鴻濛,開闢從茲清濁辨。」▶ 明.陸世廉《西臺記.第二齣》:「且道盤古到今,是幾帝幾王?」

词典名字:

盘古

词典发音:

pán gǔ

国语辞典

盘古 Pángǔ

[Pan Gu,Creator of universe in Chinese mythology] 即盘古氏。中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

自从盘古开天地

基本解释

盘古[ pán gǔ ]

⒈  中国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人,其后乃有三皇。

西游记·第一回》:「自从盘古破鸿蒙,开辟从兹清浊辨。」
明·陆世廉《西台记·第二出》:「且道盘古到今,是几帝几王?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首出创世的人。 《太平御览》卷二引 三国 吴 徐整 《三五历记》:“天地混沌如鸡子, 盘古 生其中。万八千岁,天地开闢,阳清为天,阴浊为地

盘古 在其中,一日九变,神於天,圣於地。天日高一丈,地日厚一丈, 盘古 日长一丈,如此万八千岁,天数极高,地数极深, 盘古 极长,后乃有三皇。”
杨炯 《浑天赋》:“盘古 何神兮立天地, 巨灵 何圣兮造山川。”
刘半农 《<瓦釜集>代自叙》:“不过 中国 文学上,改文言为白话,已是 盘古 以来一个大奇谈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盘古 (中国上古神话人物)

  • 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,在昆仑山开天辟地,盘古神话叙事见于《三五历纪》、《五运历年记》、《述异记》等。盘古的开天辟地一说最早出在三国吴人徐整的《三五历记》,最早形象见于《广博物志》和《乩仙天地判说》为龙首蛇身、人面蛇身。
  • 一部分学者认为也认为盘古也姓方氏,因后来人们以天圆地方为大,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,它的产生很古老,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,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。但1986年饶宗颐先生发表的《盘古图考》,指出汉末兴平元年,即公元194年;饶先生的这一成果,不仅将盘古出现的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,而且在研究方法上,也提供了启迪:神话与宗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体,语言与神像联系在一起,两方面的研究可以互证。广东花都是古时“南海盘古国”的所在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