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腿

词典解释: pán tuǐ 1.坐时两腿盘曲交叠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ㄆㄢˊ ㄊㄨㄟˇ  拼音 pán tuǐ坐時兩腿交叉彎曲平放在地面的姿勢。▶ 如:「盤腿而坐」。亦作「盤膝」、「盤坐」。

词典名字:

盘腿

词典发音:

pán tuǐ

国语辞典

盘腿 pántuǐ

[cross one’s legs] 坐时两腿弯曲交叉地平放着

基本解释

盘腿[ pán tuǐ ]

⒈  坐时两腿交叉弯曲平放在地面的姿势。。也作「盘膝@@@盘坐」。

如:「盘腿而坐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坐时两腿盘曲交迭。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﹝ 安公子 ﹞随把个马褥子铺在炕沿上,盘腿坐好。”
杜鹏程 《保卫延安》第三章:“李诚 盘腿坐在老乡的炕沿上,肘子支着膝盖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盘腿

  • 盘坐的目的是用我们打开的大腿胫骨帮忙,让我们坐下时尾骨朝下以便可以坐得更稳。另一个好处是,我们如果把腿折起来,停留在同一个姿势几分钟后,血液就不会再流到下半身了。也就是,我们血液循环的路径变短,而且短了一半以上。这对改善上半身的血循很有帮助,有的人在盘坐一阵后,上半身会微微发热,就是因为这个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