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连救母

词典解释

宋杂剧名。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:“构肆乐人,自过七夕,便般《目连救母》杂剧,直至十五日止,观者增倍。”明郑之珍的传奇《目连救母劝善戏文》、清张照的传奇《劝善金科》以及不少剧种的“目连戏”,都以目连救母故事为题材。故事源出佛经《佛说盂兰盆经》,写目连母不敬神明,被打入地狱,备受折磨;目连遍游地狱寻母,终于重逢,同升仙界。有些片段如《思凡》《下山》等,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单出戏。

词典名字:

目连救母

词典发音:

mù lián jiù mǔ

国语辞典
  • 杂剧名。
  • 基本解释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宋 杂剧名。参见“目连”。

   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中元节》:“构肆乐人,自过七夕,便般《目连救母》杂剧,直至十五日止,观者倍增。”

    成语解释
    网络解释

    目连救母

  • 佛教故事,最早见于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《佛说盂兰盆经》。故事叙述佛陀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的事。在中国流传甚广,曾经是无数图画及戏曲的题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