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録

词典解释

按照一定次序编排,记录图书的书名、作者、出版、内容与收藏等情况,或列出书刊的篇章等目次,以供读者检索之用的工具。前者按形式可分为卡片式目录和书本式目录两种;后者多载于书刊的正文前面。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 刘向 司籍,九流以别,爰著目録,略序洪烈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上<宋书>表》:“谨条目録,诣省拜表奉书以闻。” 宋 司马光 《进<资治通鉴>表》:“又略举事目,年经国纬,以备检寻,为目録三十卷。” 孙犁 《秀露集·耕堂读书记二》:“前有目录,始自 同治 庚午,终于 民国 丁巳。”

词典名字:

目録

词典发音:

mù lù

国语辞典

目录 mùlù

(1) [catalog;catalogue;list]∶按次序编排以供查考的图书或篇章的名目

图书目录

(2) [contents]∶书刊上列出的篇章名目——多放在正文前

基本解释

目录[ mù lù ]

⒈  书前所载的目次,以备检阅之用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三回》:「看见刻的墨卷上目录摆在桌上,上写著『历科墨卷持运。』」
文明小史·第三四回》:「细看目录,都是历代史鉴上的事。」

目次

⒉  编列物品类别、名称、数量的文件。

如:「财产目录」、「货品目录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按照一定次序编排,记录图书的书名、作者、出版、内容与收藏等情况,或列出书刊的篇章等目次,以供读者检索之用的工具。前者按形式可分为卡片式目录和书本式目录两种;后者多载于书刊的正文前面。

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刘向 司籍九流以别,爰著目録,略序洪烈。”
南朝 梁 沉约 《上<宋书>表》:“谨条目録,诣省拜表奉书以闻。”
宋 司马光 《进<资治通鉴>表》:“又略举事目,年经国纬,以备检寻,为目録三十卷。”
孙犁 《秀露集·耕堂读书记二》:“前有目录,始自 同治 庚午,终于 民国 丁巳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目録

  • mù shěng ㄇㄨˋ ㄕㄥˇ 目眚
  • 眼病之一。目生翳。 宋 范成大 《晚步宣华旧苑》诗:“归来更了程书债,目眚昏花烛穗垂。” 明 归有光 《通政使司右参议张公墓表》:“天子使小黄门密至其邸识之,以有目眚,置二甲第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