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仍

词典解释: xiāng réng 1.相继;连续不断。 2.相沿袭。 3.依然;仍旧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ㄒㄧㄤ ㄖㄥˊ  拼音 xiāng réng連接。▶ 《文選.張衡.思玄賦》:「夫吉凶之兮,怕反仄而靡所。」▶ 金.元好問〈寄趙宜之〉詩:「自我來嵩前,旱乾歲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0739页 第7卷 1137

词典名字:

相仍

词典发音:

xiāng réng

国语辞典
1.相继;连续不断。 2.相沿袭。 3.依然;仍旧。
基本解释

相仍[ xiāng réng ]

⒈  连接。

《文选·张衡·思玄赋》:「夫吉凶之相仍兮,怕反仄而靡所。」
金·元好问〈寄赵宜之〉诗:「自我来嵩前,旱干岁相仍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相继;连续不断。

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观炎气之相仍兮,窥烟液之所积。”
王逸 注:“相仍者,相从也。”
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少主相仍,唯高贵英雅,顾盼合章,动言成论。”
宋 苏轼 《贺蒋发运启》:“某窜流已久,衰病相仍。”

⒉  相沿袭。

南齐书·豫章文献王嶷传》:“行园苑中乘轝,出篱门外乘轝鸣角,皆相仍如此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吏部二·大计纠内阁》:“每年初冬,朝审罪犯,俱太宰主笔,相仍已久。”
侯方域 《重修演武厅事记》:“内地相仍,不特设兵戍。”

⒊  依然;仍旧。

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救边》:“今苟以己无惨怛寃痛,故端坐相仍。”
李白 《赠新平少年》诗:“而我竟何为,寒苦坐相仍。”
清 曹寅 《初明调玉移居》诗:“季子 能贫道气矜,移家岁晚兴相仍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相仍

  • (1).相继;连续不断。
  • (2).相沿袭。
  • (3).依然;仍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