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椁

词典解释

1.见“石椁”。

2.亦作“石槨”。亦作“石郭”。石制的外棺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昔者夫子居於 宋 ,见 桓司马 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,夫子曰:‘若是其靡也,死不如速朽之愈也。’”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卜葬于 沙丘 而吉,掘之数仞,得石槨焉。”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 释之 前进曰:‘使其中有可欲者,虽錮 南山 犹有郄;使其中无可欲者,虽无石椁,又何戚焉!’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泗水》:“ 泗水 又南逕 宋 大夫 桓魋 冢西,山枕 泗水 ,而上尽石,凿而为冢,今人谓之石郭者也。郭有二重,石作工巧,夫子以为不如死之速朽也。”

词典名字:

石椁

词典发音:

shí guǒ

国语辞典
1.亦作"石椁"。亦作"石郭"。 2.石制的外棺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石椁”。亦作“石槨”。亦作“石郭”。石制的外棺。

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昔者夫子居於 宋,见 桓司马 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,夫子曰:‘若是其靡也,死不如速朽之愈也。’”
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卜葬于 沙丘 而吉,掘之数仞,得石槨焉。”
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释之 前进曰:‘使其中有可欲者,虽錮 南山有郄;使其中无可欲者,虽无石椁,又何戚焉!’”
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·泗水》:“泗水 又南逕 宋 大夫 桓魋 冢西,山枕 泗水,而上尽石,凿而为冢,今人谓之石郭者也。郭有二重,石作工巧,夫子以为不如死之速朽也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石椁

  • 石椁,石制的外棺,古人将遗体放进木质棺材里,再将棺材放到石质棺椁中,主要是避免木材日久腐烂,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