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竹

词典解释: shí zhú 1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常植于庭院供观赏。 2."瞿麦"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五.瞿麦》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ㄕˊ ㄓㄨˊ  拼音 shí zhú植物名。科屬,多年生草本。全株呈粉綠色。莖高約三十公分,叢生,有節,密生短毛。葉細長而尖,對生。花有單瓣及雙瓣的分別,色白或紅。可供觀賞及入藥用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0585页 第7卷 983

词典名字:

石竹

词典发音:

shí zhú

国语辞典
1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常植于庭院供观赏。 2."瞿麦"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五.瞿麦》。
基本解释

石竹[ shí zhú ]

⒈  植物名。石竹科石竹属,多年生草本。全株呈粉绿色。茎高约三十公分,丛生有节,密生短毛。叶细长而尖,对生。花有单瓣及双瓣的分别,色白或红。可供观赏及入药用。

英语China pink, Dianthus chinensis (botany)​

德语Nelke, Kaisernelke, Sommernelke (S, Bio)​

法语Oeillet de Chine, Dianthus chinensis

引证解释

⒈  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常植于庭院供观赏。

李白 《宫中行乐词》之一:“山花插寳髻,石竹绣罗衣。”
范成大 《再游天平有怀旧事且得卓庵之处呈寿老》诗:“木兰已老无花发,石竹依前有麝眠。”
思慕 《维也纳之春》:“玫瑰、石竹、香水花和丁香,更是 维城 出色的花朵。”

⒉  “瞿麦”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五·瞿麦》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石竹

  • 石竹,别名:兴安石竹、北石竹、钻叶石竹、蒙古石竹、丝叶石竹、高山石竹、 辽东石竹、长萼石竹、长苞石竹、林生石竹、三脉石竹,拉丁文名:Dianthus chinensis L. 为双子叶植物纲、石竹科、石竹属多年生草本,高30-50厘米,全株无毛,带粉绿色。茎由根颈生出,疏丛生,直立,上部分枝。叶片线状披针形,顶端渐尖,基部稍狭,全缘或有细小齿,中脉较显。花单生枝端或数花集成聚伞花序;紫红色、粉红色、鲜红色或白色,顶缘不整齐齿裂,喉部有斑纹,疏生髯毛;雄蕊露出喉部外,花药蓝色;子房长圆形,花柱线形。蒴果圆筒形,包于宿存萼内,种子黑色,扁圆形。花期5-6月,果期7-9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