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黄

词典解释: shí huáng1.矿物名。即雄黄。橘黄色,有光泽。可入药,能解毒;亦用以制造颜料﹑玻璃﹑农药等。

词典名字:

石黄

词典发音:

shí huáng

国语辞典
矿物名。即雄黄。橘黄色,有光泽。可入药,能解毒;亦用以制造颜料﹑玻璃﹑农药等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矿物名。即雄黄。橘黄色,有光泽。可入药,能解毒;亦用以制造颜料、玻璃、农药等。

李时珍本草纲目·石二·雄黄》﹝释名﹞引 苏恭 曰:“出 石门 者名石黄,亦是雄黄。”
李渔 《闲情偶寄·居室·联匾》:“蕉叶题诗韵事也。始书联句,并画筋纹。蕉色宜緑,筋色宜黑,字则宜填石黄,始觉陆离可爱,他色不称也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四二回:“南赭四两,石黄四两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石黄

  • 石黄,别名雌黄,主要成分为As2S3。晶体属单斜晶系的硫化物矿物。单晶体呈板状或短柱状,集合体呈片状、肾状、土状等。板状解理极完全。摩氏硬度低,为1.5-2,比重3.49。柠檬黄色,条痕鲜黄色,油脂光泽至金刚光泽。与自然硫相似,但自然硫不具完全解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