砚席

词典解释: yàn xí 1.砚台与坐席。借指学习。 2.借指读书写作或执教之处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ㄧㄢˋ ㄒㄧˊ  拼音 yàn xí1. 硯臺與坐席。比喻學習。▶ 《北史.卷一五.魏諸宗室傳.陳留王虔傳》:「好涉獵書記,少得美名於京下。周文禮之,命與諸子遊處,每同硯席,情契甚厚。」▶ 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一三.槐西雜志三》:「甲與乙鄰居世好。幼同嬉戲,長同硯席,相契如兄弟。」2. 習作或執教的地方。▶ 唐.劉得仁〈答韋先輩春雨後見寄〉詩:「軒窗透初日,硯席絕纖塵。」▶ 宋.柳永〈郭郎兒近拍.帝里〉詞:「硯席塵生,新詩小闋,等閒都盡廢。」3. 書信中用於同學間的提稱語。

词典名字:

砚席

词典发音:

yàn xí

国语辞典
1.砚台与坐席。借指学习。 2.借指读书写作或执教之处。
基本解释

砚席[ yàn xí ]

⒈  砚台与坐席。比喻学习。

《北史·卷一五·魏诸宗室传·陈留王虔传》:「好涉猎书记,少得美名于京下。周文礼之,命与诸子游处,每同砚席,情契甚厚。」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卷一三·槐西杂志三》:「甲与乙邻居世好。幼同嬉戏,长同砚席,相契如兄弟。」

⒉  习作或执教的地方。

唐·刘得仁〈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〉诗:「轩窗透初日,砚席绝纤尘。」
宋·柳永〈郭郎儿近拍·帝里〉词:「砚席尘生,新诗小阕,等闲都尽废。」

⒊  书信中用于同学间的提称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砚台与坐席。借指学习。 《北史·魏陈留王虔传》:“﹝ 元暉 ﹞好涉猎书记,少得美名於京下。

周文 礼之,命与诸子游处,每同砚席情契甚厚。”
唐 黄滔 《祭陈侍御文》:“滔 江乡则中外亲姻帝里则参差砚席。”
纪昀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三》:“甲与乙邻居世好,幼同嬉戏,长同砚席,相契兄弟。”

⒉  借指读书写作或执教之处。

唐 刘得仁 《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》诗:“轩窗透初日,砚席絶纤尘。”
宋 柳永 《郭郎儿近拍》词:“砚席尘生,新诗小闋,等閒都尽废。”
清 钮琇 《觚賸·愤僧投池》:“孙偀 字 商声 ……有‘一生不得文章力,百里曾无臭味人’之句。每就砚席,輒怒其舘主,不合而去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砚席

  • 砚席是指砚台与坐席。借指学习。借指读书写作或执教之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