硕士

词典解释: shuò shì ①旧指学问渊博、品德高尚之士:宿师,杰立相望。 ②学位的一种。一般为第二级学位。中国授予学位的条件是: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,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,通过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,成绩合格,在本门学科已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,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ㄕㄨㄛˋ ㄕˋ  拼音 shuò shì1. 賢士。▶ 唐.韓愈〈祭馬僕射文〉:「擢亞秋官,朝得碩士。」▶ 《新五代史.卷三八.宦者傳.張居翰傳》:「故前後左右者日益親,則忠臣碩士日益疏。」2. 一種學位。凡具有學士學位的人,進入大學或獨立學院的研究院或研究所繼續研習二年以上,經碩士考試成績及格,由教育部覆核無異後,即授予此種學位,如文學碩士、醫學碩士。

词典名字:

硕士

词典发音:

shuò shì

国语辞典

硕士 shuòshì

(1) [master]∶学位的一级,低于博士

(2) [learned person]∶贤德的人;有学问的人

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,则忠臣硕士日益疎,而人主之势日益孤。——《新五代史·宦者传论》

宿师硕士,杰立相望。——· 曾巩《与杜相公书》

基本解释

硕士[ shuò shì ]

⒈  贤士。

唐·韩愈〈祭马仆射文〉:「擢亚秋官,朝得硕士。」
《新五代史·卷三八·宦者传·张居翰传》:「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,则忠臣硕士日益疏。」

⒉  一种学位。凡具有学士学位的人,进入大学或独立学院的研究院或研究所继续研习二年以上,经硕士考试成绩及格,由教育部覆核无异后,即授予此种学位,如文学硕士、医学硕士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品节高尚、学问渊博之士。

唐 韩愈 《祭马仆射文》:“擢亚秋官,朝得硕士。”
《新五代史·宦者传·张承业张居翰传赞》:“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,则忠臣硕士日益疎,而人主之势日益孤。”
明 方孝孺 《为玉泉山人题》诗:“间气往往生英雄,鸿儒硕士世不乏。”
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民<好古>》:“滙合东西洋之大哲硕士,以力求日新。”

⒉  学位的一种。在一些国家,属第二级学位,一般授予取得学士学位后继续在大学研究院(部)研究一二年以上,通过考试及格者。有的要通过论文审评。

曹禺 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他说他得过什么博士、硕士一类的东西。”
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我在外国也很不坏,我是哲学博士,经济学士,政治硕士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硕士

  •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,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对其专注、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。
  • 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,主要通过拥有各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,2017年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开始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,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。在学位划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。
  • 硕士课程通常安排在学士之后,一般而言硕士课程需要2-3年的时间,但根据国家及科系不同,有的硕士只要一年就能取得,有的则需要三至四年。招收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,也有拥有培养研究生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。
  • 有的国家采取学士、硕士一贯制的学制,例如德国、奥地利,而实施英美学制的国家中,也有不少开办一贯学制,缩短学生从高中毕业后至硕士之间的时程。有些硕士课程如MBA等,除了学士资格外,通常还会要求若干年的工作经验。在大部分的国家,硕士是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门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