碌碡

词典解释: liù zhóu (?iù-)用来碾谷脱粒或平整场地的农具,圆柱形,石制或木制:移系门西边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ㄌㄨˋ ㄉㄨˊ  拼音 lù dú用石頭做成的圓筒形農具。以石為圓筒形,中貫以軸,外施以木框,曳行而轉壓之,用以碾平場地或碾壓穀類。▶ 元.宋無〈旱鄉田父言〉詩:「疲牛病喘餓桑間,閒眠麥地乾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0668页 第7卷 1066扫描版:「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835页

词典名字:

碌碡

词典发音:

liù zhou

国语辞典

碌碡 liùzhou

(1) [stone roller] 又称“碌轴”( liùzhou)

(2) 石制的圆柱形农具用来轧谷物,平场地

基本解释

碌碡[ lù dú ]

⒈  用石头做成的圆筒形农具。以石为圆筒形,中贯以轴,外施木框,曳行而转压之,用以碾平场地或碾压谷类。

元·宋无〈旱乡田父言〉诗:「疲牛病喘饿桑间,碌碡闲眠麦地干。」

英语stone roller (for threshing grain, leveling ground etc)​, Taiwan pr. [lu4 du2]

引证解释

⒈  碾压用的农具。用牲畜或人力牵引来压平田地、碾脱谷粒等。

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·大小麦》“青稞麦”原注:“治打时稍难,唯伏日用碌碡碾。”
宋 范成大 《四时田园杂兴》诗之六:“繫牛莫碍门前路,移繫门西碌碡边。”
《金史·赤盏合喜传》:“大兵用砲则不然,破大磑或碌碡为二、三,皆用之。”
纪昀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三》:“吾待君墙外车屋中,枣树下繫一牛,旁有碌碡者是也。”
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题叙:“生宝 他妈趴在街门外土场上的碌碡上,放声大哭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碌碡

  • 碌碡又称碌轴”,中国农业生产用具,是一种用以碾压的畜力农具。总体类似圆柱体,中间略大,两端略小,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。用来轧谷物、碾平场地等。在中国内蒙古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安徽、河南、山东等省份的农村大量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