碑刻

词典解释

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

词典名字:

碑刻

词典发音:

bēi kè

国语辞典

碑刻 bēikè

[inscriptions on a tablet]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
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碑帖。亦指有文字的碑石

隶释·汉石经<论语>残碑》 宋 洪适 释:“观遗经字画之妙,非 蔡中郎不能为,以 黄初 后来碑刻比之,相去不啻霄壤,岂 魏 人笔力可到!”
《宋史·吕文仲传》:“太平兴国 中,上每御便殿观古碑刻,輒召 文仲 与 舒雅、杜镐、吴淑 读之。”
顾炎武北岳辨》:“宋 初,庙为 契丹 所焚, 淳化 二年重建,而 唐 之碑刻未尝毁。”
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杂记上·金石文字》:“孙渊如 观察尝言:‘吾如官御史,拟请旨著地方官吏保护天下碑刻。’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碑刻 (词语解释)

  • 碑刻在词义上可以理解为——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。一般理解为用书法体刻在碑石上的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