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落

词典解释: bì luò 〈书〉天空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ㄅㄧˋ ㄌㄨㄛˋ  拼音 bì luò道家認為東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布,故稱為「」。後用以指天空。▶ 唐.白居易〈長恨歌〉:「上窮下黃泉,兩處茫茫皆不見。」▶ 清.納蘭性德〈沁園春.瞬息浮生〉詞:「重尋茫茫,料短髮朝來定有霜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0673页 第7卷 1071扫描版:「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73页

词典名字:

碧落

词典发音:

bì luò

国语辞典

碧落 bìluò

[the sky] 天空

上穷碧落下黄泉,两处茫茫皆不见。——·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
基本解释

碧落[ bì luò ]

⒈  道家认为东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布,故称为「碧落」。后用以指天空。

唐·白居易〈长恨歌〉:「上穷碧落下黄泉,两处茫茫皆不见。」
清·纳兰性德〈沁园春·瞬息浮生〉词:「重寻碧落茫茫,料短发朝来定有霜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道教语。天空;青天。

杨炯 《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》:“碧落三乾外,黄图四海中。”
前蜀 杜光庭 《皇太子为皇帝修金斋词》:“所贵者达诚碧落,荐寿皇躬。”
醒世恒言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》:“今者小神偶然閒步碧落之间,听得夫人礼告至诚。”
纳兰性德 《采桑子》词:“祗应碧落重相见,那是今生?”
郁达夫 《沉沦》:“他看看草木虫鱼,看看白云碧落,便觉得自家是一个孤高傲世的贤人,一个超然独立的隐者。”

⒉  见“碧落碑”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碧落 (汉语词汇)

  • 碧落是一个汉语词汇,读音为bì luò,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,碧霞满空,叫做“碧落”。这里泛指天上。语出 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上穷碧落下黄泉,两处茫茫皆不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