碻磝

词典解释

古津渡、城名。一作敲嚣。故址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古黄河南岸,城在津东。东晋南北朝时为军争要地,东晋太元中谢玄、义熙中刘裕及刘宋元嘉年间的北伐,皆曾遣兵据此。北魏为河南*四镇之一,又为济州治所,建有浮桥。北周又置济州关于此。城西南当河水顶冲,自晋以来屡筑屡毀,唐天宝十三载(公元754年),又为河水冲毀,遂废。

词典名字:

碻磝

词典发音:

què áo

国语辞典
1.多石不平貌。 2.古津渡﹑城名。故址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古黄河南岸,城在津东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多石不平貌。

宋 黄简 《犁春操为谢耕道作》:“水淫兮石啮,田碻磝兮一跬九折。”

⒉  古津渡、城名。故址在今 山东 茌平 西南古 黄河 南岸,城在津东。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·河水五》:“又东北逕 碻磝城 西。

《述征记》曰:‘ 碻磝,津名也。自 黄河 泛舟而渡者,皆为津也。’”
《魏书·高祖孝文帝纪下》:“戊辰,行幸 碻磝。”
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九年》:“会 谢玄 遣龙驤将军 刘牢之 等据 碻磝。”
胡三省 注:“碻磝城,济北郡 治所,沿 河 要地也。”
清 褚人穫 《坚瓠馀集·宋书异同》:“萧斌 将斩 王玄謨 ……以 沉庆之 諫,忽传呼停刑,令守 碻磝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碻磝

  • 碻磝,拼音qiāo áo,是指一作敲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