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寂

词典解释

佛教指佛、菩萨或高僧死去

佛教语。称佛菩萨及高僧身死。寂即梵语“涅槃”的意译。言其寂灭乃是一种示现,并非真灭。

《古尊宿语录·衢州子湖山第一代神力禅师语录》:“﹝ 子湖和尚 ﹞ 唐僖宗 广明 中示寂。” 宋 秦观 《圆通禅师行状》:“﹝ 圆通禪师 ﹞既行,道过 龙游 ,留一月,会 达观 示寂。”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打鬼》:“ 般禪佛 又曰 般疹佛 ,盖因出痘而示寂也。” 赵朴初 《菩萨蛮》词序:“ 万慧 法师南行五十餘年,老隐 摩谷 ,余数游 缅甸 皆未得见。一九六○年春又访 缅 ,师已示寂,赋此志悼。”

词典名字:

示寂

词典发音:

shì jì

国语辞典

示寂 shìjì

[Parinirvana;passing away of a monk or nun] 佛教指佛、菩萨或高僧死去

基本解释

示寂[ shì jí ]

⒈  佛教称佛、菩萨、高僧死亡。寂,即圆寂。本指达到不再轮回的境界,但亦用来称出家众的去世。

清·钱谦益〈洞闻禅师塔铭〉:「天启三年七月,洞闻禅师示寂于破山之禅院。」

英语to pass away (of a monk or nun)​

引证解释

⒈  佛教语。称佛菩萨及高僧身死。寂即梵语涅槃”的意译。言其寂灭乃是一种示现,并非真灭。

《古尊宿语录·衢州子湖山第一代神力禅师语录》:“﹝ 子湖和尚 ﹞ 唐僖宗 广明 中示寂。”
秦观 《圆通禅师行状》:“﹝ 圆通禪师 ﹞既行,道过 龙游,留一月,会 达观 示寂。”
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打鬼》:“般禪佛 又曰 般疹佛,盖因出痘而示寂也。”
赵朴初 《菩萨蛮》词序:“万慧 法师南行五十餘年,老隐 摩谷,余数游 缅甸 皆未得见。一九六〇年春又访 缅,师已示寂,赋此志悼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示寂

  • shìjì
  • [Parinirvana;passing away of a monk or nun] 佛教指佛、菩萨或高僧死去。
  • 示寂是比较谦虚的说法,圆寂的证量是比较高的,一般人达不到,一些高僧大德往生会用圆寂,但也不是特别的恰当,只是一种称赞也敬意在里面。只有佛才能称得上圆寂二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