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稷坛

词典解释

在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西侧,中山公园全园轴线的中心。原为辽、金兴国寺和元万寿兴国寺遗址。明永乐十九年(1421年)建社稷坛,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重修。是明、清帝王祭祀社(土地神)(五谷之神)、祈祷丰年场所。面积22万余平方米。分为两部:内墙有方坛,坛为汉白玉石砌成的三层方台,上覆黄(中)、青(东)、白(西)、红(南)、黑(北)五色土,象征五行;坛北为祭殿(今为中山堂)和戟门。外墙有保卫和平牌坊、习礼亭、兰亭碑亭、荷池、水榭、假山等。1914年改建为中央公园。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在此停灵,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词典名字:

社稷坛

词典发音:

shè jì tán

国语辞典
1.旧时帝王祭土神谷神之所。 2.今北京市有社稷坛古迹,在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内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旧时帝王祭土神谷神之所。

资治通鉴·后周太祖广顺三年》:“﹝帝欲祀南郊,﹞於是始筑圜丘社稷坛,作太庙大梁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辛酉工赈》:“上减膳撤乐,步祷社稷坛祈晴。”

⒉  今 北京市 有社稷坛古迹,在 天安门 西侧 中山公园 内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社稷坛 (中国北京明清两代社稷坛)

  • 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,为明清两代祭祀社、稷神祇的祭坛,其位置是依周礼《考工记》“左祖右社”的规定,置于皇宫之右(西)。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象征。社稷是“太社”和“太稷”的合称,社是土地神,稷是五谷神,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。不仅在京城有国家的祭坛,地方各级城市也都有祭祀社稷的场所。
  • 社稷坛全园面积约360余亩,主体建筑有社稷坛、拜殿及附属建筑戟门、神库、神厨、宰牲亭等。因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曾停放在园内拜殿中,1928年命名为中山公园。全园面积为24万平方米。社稷坛于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