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武军

词典解释


唐代禁军名称。肃宗至德二载(公元757年)置,亦称神武天骑,分为左右,与左右羽林、左右龙武,合称北衙六军。
南宋初年军队名称。高宗建炎四年(1130年),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,御营五军为神武副军。绍兴初,以神武右军、中军任宿卫,其余驻屯江东、淮东、湖北、湖南。绍兴五年(1135年)改称行营护军。

词典名字:

神武军

词典发音:

shén wǔ jūn

国语辞典
1.唐至德年间所设置的北衙禁军之一,护卫宫城内外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唐 至德 年间所设置的北衙禁军之一,护卫宫城内外。

通典·职官十》:“﹝ ﹞ 至德 中,分置左右神武军,各置官属,如羽林之制。”
新唐书·兵志》:“至德 二载置左右神武军,补元从扈从子弟,不足则取它色,带品者同四军,亦曰‘神武天骑’,制如羽林,总曰‘北衙六军’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神武军 (唐代禁军名称)

  • 唐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,分羽林转正左右龙武军时,又置左右神武军,寻废。肃宗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置,亦称神武天骑,分为左右,与左右羽林、左右龙武,合称北衙六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