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屠

词典解释: jìn tú 1.因禳灾祈福而禁止屠宰牲畜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ㄐㄧㄣˋ ㄊㄨˊ  拼音 jìn tú禁止殺生。▶ 《隋書.卷七.禮儀志二》:「初請後二旬不雨者,即徙市。」亦作「斷屠」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0531页 第7卷 929

词典名字:

禁屠

词典发音:

jìn tú

国语辞典
因禳灾祈福而禁止屠宰牲畜。
基本解释

禁屠[ jìn tú ]

⒈  禁止杀生。也作「断屠」。

《隋书·卷七·礼仪志二》:「初请后二旬不雨者,即徙市禁屠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因禳灾祈福而禁止屠宰牲畜。

《隋书·礼仪志二》:“秋分已后不雩,但祷而已,皆用酒脯,初请后二旬不雨者,即徙市禁屠。”
《旧唐书·德宗纪下》:“自今中和、重阳二节只禁屠一日。”
鲁迅 《花边文学·迎神和咬人》:“虽在通都大邑,现在也还有天师作法,长官禁屠,闹得沸反盈天,何尝惹出一点口舌?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禁屠

  • jìn tú ㄐㄧㄣˋ ㄊㄨˊ
  • 禁屠
  • 因禳灾祈福而禁止屠宰牲畜。《隋书·礼仪志二》:“秋分已后不雩,但祷而已,皆用酒脯,初请后二旬不雨者,即徙市禁屠。”《旧唐书·德宗纪下》:“自今中和、重阳二节只禁屠一日。” 鲁迅 《花边文学·迎神和咬人》:“虽在通都大邑,现在也还有天师作法,长官禁屠,闹得沸反盈天,何尝惹出一点口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