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帑

词典解释: sī tǎng 1.旧称君主的私有财物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ㄙ ㄊㄤˇ  拼音 sī tǎng舊稱君主的私有財物。▶ 《新唐書.卷一三四.王鉷傳》:「故鉷迎帝旨,歲進錢鉅億萬,儲禁中,以為歲租外物,供天子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1173页 第8卷 17

词典名字:

私帑

词典发音:

sī tǎng

国语辞典
1.旧称君主的私有财物。
基本解释

私帑[ sī tǎng ]

⒈  旧称君主的私有财物。

《新唐书·卷一三四·王?传》:「故?迎帝旨,岁进钱巨亿万,储禁中,以为岁租外物,供天子私帑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称君主的私有财物。

新唐书·王鉷传》:“鉷 迎帝旨,岁进钱亿万,储禁中以为岁租外物,供天子私帑。帝以 鉷 有富国术,宠遇益厚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私帑

  • 私帑,读音是sī tǎng,汉语词语,旧称君主的私有财物。出自《新唐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