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书郎

词典解释

官名。魏晋时置,属秘书省,掌管图书经籍,或称秘书郎中。唐代曾改称兰台郎。历代多另设校书郎,校勘典籍,以秘书郎专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务。明初并其职于翰林院。清末在翰林院检讨之下复设此职。

词典名字:

秘书郎

词典发音:

mì shū láng

国语辞典
官名。魏晋时置,属秘书省,掌管图书经籍。或称秘书郎中。唐代曾改称兰台郎。历代多另设校书郎,校勘典籍,以秘书郎专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务。明初并其职于翰林院。清末在翰林院检讨之下复设秘书郎一职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名。 魏 晋 时置,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。或称秘书郎中。 唐 代曾改称兰台郎。历代多另设校书郎校勘典籍,以秘书郎专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务。 明 初并其职于翰林院。 清 末在翰林院检讨之下复设秘书郎一职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秘书郎

  • 官名。三国魏始置,属秘书省,掌管图书经籍,或称“秘书郎中”。南朝士族子弟以为出身之官。唐代一度改称“兰台郎”。后魏后各代另置校书郎校雠典籍,订正讹误,以秘书郎专管图书收藏及校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