租佃

词典解释: zū diàn 1.土地﹑山林﹑水域占有者(主要是地主)把占有物出租给人使用而进行剥削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ㄗㄨ ㄉㄧㄢˋ  拼音 zū diàn佃農繳交給地主的田租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1224页 第8卷 68

词典名字:

租佃

词典发音:

zū diàn

国语辞典

租佃 zūdiàn

[rent out land to tenants] 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而由农民承佃

基本解释

租佃[ zū diàn ]

⒈  佃农缴交给地主的田租

英语to rent out one's land (to tenant farmers)​

德语Mietverhältnis (S)​

法语affermer des terres

引证解释

⒈  土地、山林水域占有者(主要是地主)把占有物出租给人使用而进行剥削

宋 苏轼 《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》:“自来 西湖 水面不许人租佃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租佃

  • 租佃(拼音zūdiàn ;英文tenancy),由地主提供土地及不同数额的经营资金和管理,由佃户提供劳动及不同数额的资金和管理,而土地报酬则采取不同的分成方法的资本主义农业组织制度。又称谷物分成制。付给地主报酬形式可以是一定份额的农产品或现金,或二者兼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