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篆

词典解释: qín zhuàn 1.即小篆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ㄑㄧㄣˊ ㄓㄨㄢˋ  拼音 qín zhuàn書體名。秦國的官定標準字體。見「小篆」條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1220页 第8卷 64扫描版:「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1052页

词典名字:

秦篆

词典发音:

qín zhuàn

国语辞典

秦篆 qínzhuàn

[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adopted in the Qin Dynasty] 见“小篆”

基本解释

秦篆[ qín zhuàn ]

⒈  书体名。秦国的官定标准字体。参见「小篆」条。

英语seal script as unified by the Qin dynasty, the small seal 小篆 and great seal 大篆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小篆。

汉书·艺文志》:“《苍頡》七章者……文字多取《史籀篇》,而篆体復颇异,所谓 秦 篆者也。”
南朝刘勰文心雕龙·练字》:“秦 灭旧章,以吏为师,乃 李斯 删籀而 秦 篆兴, 程邈 造隶而古文废。”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:“李斯 订定文字,依据籀文、古文,笔划力求简省划一,称为 秦 篆,或称小篆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