稷下

词典解释: jì xià 1.指战国齐都城临淄西门稷门附近地区。齐威王﹑宣王曾在此建学宫﹐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﹐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ㄐㄧˋ ㄒㄧㄚˋ  拼音 jì xià地名。在今山東省臨淄縣北,為春秋時齊國都城臨淄的稷門。齊國曾在此設學宮,招攬文學游士數千人,成為戰國時的學術中心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1279页 第8卷 123

词典名字:

稷下

词典发音:

jì xià

国语辞典
指战国齐都城临淄西门稷门附近地区。齐威王﹑宣王曾在此建学宫﹐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﹐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。
基本解释

稷下[ jì xià ]

⒈  地名。在今山东省临淄县北,为春秋时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。齐国曾在此设稷下学宫,招揽文学游士数千人,成为战国时的学术中心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 战国 齐 都城 临淄 西门 稷门 附近地区。 齐威王、宣王 曾在此建学宫,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,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。

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穷通·孙况》:“齐威、宣王 之时,聚天下贤士於 稷下,尊宠之。”
晋 陶潜 《拟古》诗之六:“稷下 多谈士,指彼决吾疑。”
南朝刘勰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故 稷下 扇其清风, 兰陵 鬱其茂俗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稷下

  • 稷下:战国时田齐的学宫。稷下学宫是养士之风的一个缩影,虽然由齐国提供教学活动的经费,但他基本上是私学,是一家官家举办、私家主持的学校。
  • 刘向《别录》以为齐都临淄有稷门,稷门附近称稷下,谈说之士皆期会于此。但《齐地记》以为齐地有侧系水,侧、稷音近,稷下由此得名。虞喜则以为和稷山有关。一般认为后两说都不确,仍以刘说为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