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钟

词典解释: kōng zhong 空竹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ㄎㄨㄥ ˙ㄓㄨㄥ  拼音 kōng zhong用竹子和木頭製成的玩具。兩端有二圓盤,中有橫木,以繩子繞圈,再繼續抽拉,即旋轉而嗡嗡作響。或稱為「空箏」、「空竹」。

词典名字:

空钟

词典发音:

kōng zhōng

国语辞典
  • 玩具名。也称空筝,俗称响铃、地龙。
  • 基本解释

    空钟[ kōng zhong ]

    ⒈  用竹子和木头制成的玩具。两端有二圆盘,中有横木,以绳子绕圈,再继续抽拉,即旋转而嗡嗡作响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玩具名。也称空筝,俗称响铃、地龙。

    明 刘侗 于奕正 《帝京景物略·春场》:“空鐘者,刳木中空,旁口,盪以沥青,卓地如仰鐘。”
   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·空钟》:“空鐘者,形如车轮,中有短轴,儿童以双杖繫棉线播弄之,儼如天外晨鐘。”

    成语解释
    网络解释

    空钟

  • 风动气鸣乐器。鸽哨的雅称。《清续文献通考·乐十》:“以竹为之,因风得声,盖鸽铃之类。方以智《浮山集》曰:‘撃太平鼓,放空钟,小儿杂戏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