窟宅

词典解释: kū zhái 巢穴,多指盗匪盘踞的地方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ㄎㄨ ㄓㄜˋ  拼音 kū zhè1. 地下室。亦作「窟室」。2. 巢穴、根據地。▶ 《文選.左思.吳都賦》:「顛覆巢居,剖破。」3. 住、居住。▶ 《文選.孫綽.遊天台山賦》:「皆玄聖之所遊化,靈仙之所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1610页 第8卷 454扫描版:「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749页

词典名字:

窟宅

词典发音:

kū zhái

国语辞典

窟宅 kūzhái

[den] 住人的洞穴,多指神仙的住所或盗贼藏身的地方

基本解释

窟宅[ kū zhè ]

⒈  地下室。也作「窟室」。

⒉  巢穴、根据地。

《文选·左思·吴都赋》:「颠覆巢居,剖破窟宅。」

⒊  住、居住。

《文选·孙绰·游天台山赋》:「皆玄圣之所游化,灵仙之所窟宅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动物栖止的洞穴。

唐 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卷下:“但见鰐鱼极多,不敢輒近,乃是鰐鱼窟宅也。”
清 魏源 《斋居杂兴》诗之三:“昨夜南山霆,蛟龙迁窟宅。”

⒉  指神怪的居处。

宋 吴淑 《江淮异人录·江处士》:“有人入山伐木,因为鬼物所著,自言曰:‘树乃我之所止,汝今见伐,吾将何依?当假汝身为我窟宅。’”
明 袁宗道 《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序》:“况石室风谷,近在封内,实仙人之窟宅,区中之奥境。”

⒊  指坏人、匪类藏身盘踞的地方。

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今便分命将帅,应机进讨,或趣其要害,或袭其窟宅。”
唐 柳宗元 《唐铙歌鼓吹曲·铁山碎》:“天子命元帅,奋其雄图。破 定襄,降魁渠穷竟窟宅,斥 余吾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内监·阉幼童》:“岂 闽中 为 唐 宋 中官窟宅,至今尚然!”

⒋  居住;盘踞。

晋 孙绰 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皆玄圣之所游化,灵仙之所窟宅。”
元 揭傒斯 《临江路玉笥山万寿承天宫碑》:“云雨所都,雷电所家,金芝灵草之所囿,神龙异兽之所窟宅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二》:“寳坻 旧城圮坏,水啮雨穿,多成洞穴。妖物遂窟宅其中。”
毛泽东 《井冈山的斗争》:“山上 大井、小井 …… 罗浮 各地,均有水田和村庄,为自来土匪散军窟宅之所,现在作了我们的根据地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窟宅

  • 窟宅,指住人的洞穴,多指神仙的住所或盗贼藏身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