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决

词典解释: lì jué 〈书〉立即处决(死刑犯)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ㄌㄧˋ ㄐㄩㄝˊ  拼音 lì jué舊時刑律,將死罪情節較重,不入秋審,立即處死,稱為「立決」。如斬立決、絞立決。

词典名字:

立决

词典发音:

lì jué

国语辞典

立决 lìjué

[execute immediately; death sentence be executed immediately] 即刻处决

基本解释

立决[ lì jué ]

⒈  旧时刑律,将死罪情节较重,不入秋审,立即处死,称为「立决」。如斩立决、绞立决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清 代对重大死刑犯,复文至即行刑,不必再经秋审朝审者谓之立决。与“监候”相对。有斩立决、绞立决两种。

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问拟》:“如同一死罪,则有立决、监候、真犯、襍犯之不同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立决

  • 立决是中国封建法律中处决死刑犯的一种行刑制度。亦称“决不待时”古人认为,刑赏要顺应天地四时之序。“刑以秋冬”应天肃条之威,是为通例。《唐律疏议·断狱》:“依狱官令:‘从立春至秋分,不得奏决死刑’。违者,徒一年”。“若犯恶逆以上及奴婢、部曲条主者,不拘此令”。此类犯可立时处决。但也不得在“断屠月及禁杀日”而决,违者杖六十。明清律死刑执行分立决与监侯,立决者不必等秋审、朝审即可行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