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楼

词典解释

傣族传统民居。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。竹结构或木结构干阑式建筑。房屋平面多为横长方形。下部架空2~3米,作畜圈、舂米和贮藏场地。上部铺以竹排或木板作住房:前面为宽廊和晒台,后面为外室和内室。宽廊近檐角处设木梯通向地面。外室设火塘,作炊茶煮食之用。宽廊和外室为日常起居待客之处。内室为卧室,由外室进入,外人不可入内。房顶为歇山式,覆以茅草编织的草排。房屋四周围以竹篱,院内种植花木果树。

词典名字:

竹楼

词典发音:

zhú lóu

国语辞典

竹楼 zhúlóu

[houses mainly made of bamboo;bamboo house] 用竹子做主要建筑材料建成的小楼
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用竹子建造楼房

刘禹锡 《淮阴行》之二:“簇簇 淮阴 市,竹楼缘岸上。”
宋 王禹偁 《黄州新建小竹楼记》:“宜围碁,子声丁丁然;宜投壶,矢声錚錚然,皆竹楼之所助也。”
张长 《边寨竹楼》:“我常怀念边寨的竹楼……竹楼,是一种竹木纯粹竹子的结构,它由一架梯级总是奇数的木梯子通到上面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竹楼 (竹结构楼房)

  • 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,属于南方“干阑式建筑”的一种。是傣家的标志民居。又称傣家竹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