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水

词典解释: fú shuǐ1.巫师道士以符箓焚化于水中﹐或直接向水画符诵咒﹐迷信者以为可以辟邪治病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ㄈㄨˊ ㄕㄨㄟˇ  拼音 fú shuǐ溶有符籙灰燼的水。道士用來治病。▶ 《後漢書.卷七一.皇甫嵩傳》:「鉅鹿張角自稱『大賢良師』,奉事黃老道,畜養弟子,跪拜首過,咒說以療病。」▶ 《三國演義.第二九回》:「普施,救人萬病,無有不驗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2278页 第8卷 1122

词典名字:

符水

词典发音:

fú shuǐ

国语辞典
1.巫师道士以符箓焚化于水中﹐或直接向水画符诵咒﹐迷信者以为可以辟邪治病。
基本解释

符水[ fú shuǐ ]

⒈  溶有符箓灰烬的水。道士用来治病。

《后汉书·卷七一·皇甫嵩传》:「巨鹿张角自称『大贤良师』,奉事黄老道,畜养弟子,跪拜首过,符水咒说以疗病。」
三国演义·第二九回》:「普施符水,救人万病,无有不验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巫师道士以符箓焚化于水中,或直接向水画符诵咒,迷信者以为可以辟邪治病。

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:“初, 鉅鹿 张角 自称‘大贤良师’,奉事 黄 老 道,畜养弟子,跪拜首过,符水咒説以疗病病者颇愈,百姓信向之。”
南史·羊欣传》:“有病不服药,饮符水而已。”
宋 苏轼 《上清储祥宫碑》:“元丰 二年二月, 神宗皇帝 始命道士 王太初 居宫之故地,以法籙符水为禳禬,民趋归之。”
沙汀 《困兽记》二:“可是,符水现在已经不灵验了!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符水

  • 符箓派又称符水道教,是对道教中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。早期的五斗米道、太平 道,以后的灵宝派、上清派,直至正一道都属于箓派。该派自宋元时顺应新潮流对 旧的教理教义进行了革新,并产生出神霄、清微、净明等新的符箓道派,使符箓方术有了新的发展。元以降,符箓派统一于道家。该派由古代的巫鬼道发展而来,用 箓祈禳,以消灾却祸、治病除瘟、济生度死等为职事,与中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