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牌

词典解释

古代朝廷发驿遣使时由执勤官员佩带以为信物的金属牌子。《明史·职官志三》:“尚宝司,卿一人,少卿一人,司丞三人,掌宝璽、符牌、印章,而辨其所用。” 清 龙文彬 《明会要,舆服下·符节》:“ 洪武 四年五月,造用宝金符及调发走马符牌……走马符牌,铁为之,共四十,金字银字者各半、藏之内府,有急务调发,使者佩以行。”

词典名字:

符牌

词典发音:

fú pái

国语辞典
古代朝廷发驿遣使时由执勤官员佩带以为信物的金属牌子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朝廷发驿遣使时由执勤官员佩带以为信物的金属牌子。

《明史·职官志三》:“尚宝司,卿一人,少卿一人,司丞三人,掌宝璽、符牌、印章,而辨其所用。”
清 龙文彬 《明会要,舆服下·符节》:“洪武 四年五月,造用宝金符调发走马符牌……走马符牌,铁为之,共四十,金字银字各半、藏之内府,有急务调发,使者佩以行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符牌

  • 符牌是汉语词语,是指书于木片上的信物凭证,其用法为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