籍帐

词典解释: jí zhàng 1.谓登记户口﹑田地﹑赋税等的簿册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ㄐㄧˊ ㄓㄤˋ  拼音 jí zhàng簿籍帳冊。▶ 《新唐書.卷四八.百官志三》:「其二,察戶口流散,籍帳隱沒,賦役不均。」

词典名字:

籍帐

词典发音:

jí zhàng

国语辞典
谓登记户口﹑田地﹑赋税等的簿册。
基本解释

籍帐[ jí zhàng ]

⒈  簿籍帐册。

《新唐书·卷四八·百官志三》:「其二,察户口流散,籍帐隐没,赋役不均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登记户口、田地、赋税等的簿册。

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三》:“凡十道巡按,以判官二人为佐,务繁则有支使。其一,察官人善恶;其二,察户口流散,籍帐隐没,赋役不均。”
《元典章·台纲一·内台》:“户口流散,籍帐隐没,农桑不勤……及贫弱冤苦不能自伸者,委监察并行纠察。”
文徵明 《送周君天保知来安叙》:“其事有祠祀,有学校,有传置廥积,有河堤道路,有科差,有籍帐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籍帐

  • 籍帐,是汉语词汇,出自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三》,解释为谓登记户口、田地、赋税等的簿册。